.jpeg)
釐清上次的bug
還記得先前讓我們牙起來的VFAT嗎?這次來個檔案格式大亂鬥。
VFAT (FAT16/32)
優勢
- 幾乎所有裝置都支援(Windows、Linux、Mac、Android、相機、車機)。
- 適合小容量隨身碟、記憶卡。
- 無 Journaling(日誌),存取簡單、相容性高。
限制
- 最大檔案:4GB。
- 最大分割區:2TB(理論值)。
- 無使用者/群組/權限概念,安全性差。
- 檔名限制嚴格(特殊字元、長度限制),常出現 _XXXX~1 短檔名。
- 不耐久(容易因不正常移除導致檔案系統錯誤)。
exFAT
優勢
- 微軟設計為 FAT32 的後繼:支援大檔案與大容量。
- 最大檔案理論值:16EB(遠大於需求)。
- 幾乎所有新一代裝置支援(Windows、macOS、Linux、Android、部分智慧電視、相機)。
- 不像 FAT32 有 4GB 限制,適合影音檔案、隨身硬碟。
- 結構簡單,存取速度快。
限制
- 無 Journaling,不適合重要資料長期保存。
- 權限、符號連結等 Unix 特性不支援。
- 老裝置(舊相機、舊車機)可能不支援。
NTFS
優勢
- Windows 的原生檔案系統,功能完整。
- 支援超大檔案、超大容量。
- 支援權限、壓縮、加密、日誌(Journaling)。
- 容錯能力強。
限制
- Linux/macOS 雖支援,但寫入相容性不如 Windows。
- 在嵌入式裝置、相機、電視上支援度差。
- 結構複雜,容易增加隨身碟/記憶卡負擔。
EXT4
優勢
- Linux 的主流檔案系統。
- 支援 Journaling,穩定性與可靠性高。
- 支援大檔案、大容量。
- 原生支援權限、符號連結、ACL 等 Unix 特性。
限制
- Windows、macOS 原生不支援,需要額外軟體。
- 不適合跨平台隨身碟。
HFS+ / APFS (Apple 系統)
優勢
- macOS/iOS 原生支援。
- 支援大檔案、快照、加密。
限制
- Windows、Linux 支援有限。
- 相容性差,不適合作跨平台隨身碟。
總結建議
Windows 專用 → NTFS。
Linux 專用 → EXT4。
Apple 專用 → APFS/HFS+。
跨平台(幾乎所有裝置) → FAT32 (VFAT),但受限 4GB 檔案大小。
跨平台(新裝置、影音用途) → exFAT,最適合大檔案隨身碟/硬碟。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棒,請你不吝點讚 (゚∀゚)